关于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提名的公示:762-4009《寰枢椎疾病精准诊治技术的创新和推广应用》
姓 名 | 西永明 | 排名 | 1 |
技术职称 | 正高级 | 行政职位 | 病区主任 |
工作单位 |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 完成单位 |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 | |||
本项目研究总负责人,全面负责课题设计、组织实施、技术指导、论文撰写等步骤。投入该系列新技术研究的工作量占其本人工作量的70%。对该项目创新点中一、二、三做出了创造性贡献:1.提出了难复性寰枢椎脱位的影像学标准;2.改良了寰椎枕骨化颅底凹陷症的手术治疗技术、上颈椎肿瘤的前后联合重建技术及难复性寰枢椎脱位的颌下咽后松解、后路复位技术;3.开发了寰枢椎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决策系统和非接触式远程诊疗系统;4.设计了咽后寰枢椎复位钢板和寰枢椎复位器械、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导向系统。 | |||
姓 名 | 王向阳 | 排名 | 2 |
技术职称 | 正高级 | 行政职位 | 副院长 |
工作单位 | 温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完成单位 | 温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 | |||
作为项目主要完成人之一,投入该系列新技术研究的工作最占其本人工作量的60%。对该项目创新点中一、二、三做出了创造性贡献:1.对椎板螺钉、枕髁螺钉、斜坡螺钉等上颈椎各类内固定手术相关解剖学参数进行了系统测量;2.改良了经皮前路齿状突螺钉固定技术;3.改良了寰枢椎微创手术相关技术;4.合作研发人工智能诊断决策系统和螺钉置入导向系统。 | |||
姓 名 | 吴爱悯 | 排名 | 3 |
技术职称 | 副教授 | 行政职位 | 科室副主任 |
工作单位 | 温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完成单位 | 温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 | |||
作为项目主要完成人之一,投入该系列新技术研究的工作量占其本人工作量的50%。对该项目创新点中一、二、三做出了创造性贡献:1.对前路枕枢螺钉内固定手术的相关解剖学参数进行安全性评估测量;2.改良了经皮前路齿状突螺钉固定技术;3.改良了寰枢椎经皮微创相关手术技术;4.合作研发人工智能诊断决策系统;5.设计了双孔导管用于经皮前路齿状突螺钉固定。 | |||
姓 名 | 杨环 | 排名 | 4 |
技术职称 | 副教授 | 行政职位 | 无 |
工作单位 | 青岛大学 | 完成单位 | 青岛大学 |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 | |||
作为项目主要完成人之一,投入该系列新技术研究的工作量占其本人工作量的40%。对该项目创新点中一做出了创造性贡献:1.研发判断寰枢椎脱位难复性程度的智能诊断决策系统;2.研发非接触式远程诊疗系统。 | |||
姓 名 | 林仲可 | 排名 | 5 |
技术职称 | 副高级 | 行政职位 | 无 |
工作单位 | 温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完成单位 | 温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 | |||
该系列新技术研究的工作最占其本人工作量的40%。对该项目创新点中二、三做出了创造性贡献:1.完成前路经皮微创枕枢螺钉固定技术;2.对前路寰枢关节和枕枢关节螺钉固定的进钉点和钉道参数进行测量;3.对颈椎位置对三种前入路颅椎交界处影像学的影响进行了评估。 | |||
姓 名 | 宁鹏轶 | 排名 | 6 |
技术职称 | 中级 | 行政职位 | 副总经理 |
工作单位 | 青岛百灵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完成单位 | 青岛百灵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 | |||
该系列新技术研究的工作量占其本人工作量的30%。对该项目创新点一做出了创造性贡献,开发了寰枢椎脱位虚拟现实手术训练系统。 | |||
姓 名 | 任宪锋 | 排名 | 7 |
技术职称 | 副高级 | 行政职位 | 无 |
工作单位 |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 完成单位 |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 | |||
该系列新技术研究的工作量占其本人工作量的40%。对该项目创新点一、二做出了创造性贡献:改良了寰枢椎疾患相关手术技术。 | |||
姓 名 | 张军 | 排名 | 8 |
技术职称 | 工程师 | 行政职位 | 智能化解决方案总监 |
工作单位 | 青岛百灵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完成单位 | 青岛百灵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 | |||
该系列新技术研究的工作量占其本人工作量的30%。对该项目创新点一做出了创造性贡献,开发了寰枢椎脱位虚拟现实手术训练系统。 | |||
姓 名 | 郑晓裔 | 排名 | 9 |
技术职称 | 其他 | 行政职位 | 无 |
工作单位 | 欧博abg官方网站司 | 完成单位 | 欧博abg官方网站司 |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 | |||
该系列新技术研究的工作量占其本人工作量的20%。对该项目创新点一做出了创造性贡献,设计并申请了国家医疗器械证。 | |||
姓 名 | 郭建伟 | 排名 | 10 |
技术职称 | 中级 | 行政职位 | 无 |
工作单位 |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 完成单位 |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 | |||
作为项目主要完成人之一,投入该系列新技术研究的工作量占其本人工作量的30%。对该项目创新点二做出了创造性贡献:改良了寰枢椎疾患相关手术技术。 | |||
姓 名 | 李建毅 | 排名 | 11 |
技术职称 | 初级 | 行政职位 | 无 |
工作单位 |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 完成单位 |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 | |||
作为项目主要完成人之一,投入该系列新技术研究的工作量占其本人工作量的50%。对该项目创新点一、二做出了创造性贡献:研发了后路可控钢板、寰枢椎手术撑开器、脊柱外科内固定兼容扳手以及寰枢椎手术虚拟现实系统。 | |||
姓 名 | 胡惠强 | 排名 | 12 |
技术职称 | 初级 | 行政职位 | 无 |
工作单位 |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 完成单位 |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 | |||
作为项目主要完成人之一,投入该系列新技术研究的工作量占其本人工作量的40%。对该项目创新点一、二做出了创造性贡献:研发了后路可控钢板、前路复位钢板、寰枢椎手术撑开器、脊柱外科内固定兼容扳手和寰枢椎手术虚拟现实系统。 |
单位名称 |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 排名 | 1 |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和推广情况的贡献: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负责项目总体方案制定、协调实施、可行性研究分析及研究成果推广应用等。针对寰枢椎疾患这一脊柱外科高难度、高风险领域,与温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脊柱外科、青岛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青岛百灵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欧博abg官方网站司等国内多家医院、科研院所和企业进行了多方面合作交流。 原创研发了治疗寰枢椎疾病的相关手术器械和智能诊断系统;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寰枢关节角度及复位指数的概念以及两项参数对判断难复性寰枢椎脱位的价值以及指导难复性寰枢椎脱位手术方式选择的客观诊断标准;改良了寰枢椎疾患相关手术操作技术及手术操作流程,创建了颅椎交界区疾病个性化治疗方案,为寰枢椎疾患个性化诊疗奠定了基础;首次对上颈椎各解剖部位和内固定手术相关解剖学参数进行系统测量。对不同年龄阶段人群的各类上颈椎螺钉的进钉点、螺钉长度和直径、安全置入角度范围进行测量,为精准诊治技术的实施提供可靠指导。 通过技术创新和规范诊治,提高了手术优良率,减少了相关手术并发症,减轻了患者和家庭的社会负担。项目成果在全国80余家各级医院推广应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
|||
单位名称 | 温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排名 | 2 |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和推广情况的贡献: 温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作为项目第二完成单位,主要负责寰枢椎各解剖部位和内固定手术相关解剖学参数进行系统测量;相关手术器械、智能诊断系统研发;手术技术改良以及相关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等。 温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系统性对不同年龄阶段人群的枢椎椎板螺钉、枕骨髁螺钉、枕骨螺钉、前路寰枢和枕枢关节螺钉的进钉点、螺钉长度和直径、安全置入角度范围等系统的进行测量评估,为精准诊治技术的实施提供可靠指导;创新性设计了双孔导向管用于经皮齿状突螺钉固定;改良了前路经皮微创上颈椎疾患相关固定技术;合作研发了寰枢椎疾病智能诊断系统。 相关研究成果在我国部分医院进行了推广应用,降低了患者家庭的社会负担,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
|||
单位名称 | 青岛大学 | 排名 | 3 |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和推广情况的贡献: 青岛大学的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作为项目第三完成单位,主要负责寰枢椎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决策系统研发,非接触式远程诊疗系统的搭建,相关软件前后端的编写,以及相关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等。 |
|||
单位名称 | 青岛百灵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排名 | 4 |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和推广情况的贡献: 青岛百灵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项目第四完成单位,主要负责寰枢椎虚拟现实手术训练系统的开发,前后端编写以及相关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 |
|||
单位名称 | 欧博abg官方网站司 | 排名 | 5 |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和推广情况的贡献: 欧博abg官方网站司作为项目第五完成单位,主要负责相关手术器械的设计研发和国家医疗器械注册证的申请以及相关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 |